医用臭氧治疗仪_三氧治疗仪_内热式针灸治疗仪_内热针治疗仪-山东前沿医疗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内热针应用

基于“燔针取痹”探讨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功能及疼痛症状改善效果

基于“燔针取痹”探讨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功能及疼痛症状改善效果

黄冬娥 林木南 罗芳芳 李威 许丽梅(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摘 要

目的:分析基于“燔针取痹”探讨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对腰椎功能及疼痛症状改善效果。

方法:选定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中医针灸科、骨科2021年7月—2023年1月就诊的90例寒湿痹阻型LD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西药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内热针组给予内热针治疗,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腰椎活动度、腰椎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内热针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温针灸组的70.00%21/30、西药组的63.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均高于温针灸组、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温针灸组、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温针灸组、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温针灸组、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内热针组3.33%1/30、西药组6.67%2/30和温针灸组13.33%4/30

结论:基于“燔针取痹”给予内热针治疗,可有效缓解寒湿痹阻型LDH患者腰椎疼痛等症状,改善腰椎活动度及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关键词:内热针;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疼痛

f8001857fdb05e94bfc44865af02a460.png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导致突出的髓核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疾病,具体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与腰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病情严重者还会丧失劳动能力。 据调查显示:将近95%的坐骨神经痛与LDH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西药治疗LDH虽然可暂时缓解患者病情,但整体疗效欠佳且易复发。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术后患者腰椎功能恢复速度慢,且容易出现运动感觉障碍、肢体麻木等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LDH属于中医领域“痹证”等范畴,以寒湿痹阻型最为常见,患者多存在转侧不利、下肢发凉与腰腿冷痛等症状,中医治疗遵循“寒则温之”的原则。内热针是一种新型的针刺技术,在传统银质针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具有导热性能好、加热温度可控制等优点。基于此,为探究基于“燔针取痹”应用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LDH对腰椎功能及疼痛症状改善效果,本研究选定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90例寒湿痹阻型LD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具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中医针灸科、骨科2021年7月—2023年1月就诊的90例寒湿痹阻型LD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3组性别、Wagner分级、年龄、病程、创面面积及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本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批(批号:2023-018)。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png

注:BMI:体质量指数。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中对“LDH”诊断标准:①既往存在腰腿疼痛病史,疼痛放射至小腿、足部;②叩击、按压病变节段或腰椎侧弯时,会出现放射痛、压痛,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③MRI、CT 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④出现腱反射、感觉减弱与肌肉萎缩。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均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寒湿痹阻型”诊断标准:腰腿冷痛重着,痛有定处,日轻夜重,静卧痛不减,阴雨或受寒加重,得热则减,转侧不利,肢体发凉,小便利、大便溏。 舌质淡,苔腻或白,脉濡缓或沉细。

1.3 纳入标准

①病程>5个月;②性别不限,年龄18~80周岁;③对本研究涉及药物无过敏;④视听、沟通能力正常,配合度良好;⑤肝、肾功能无异常,例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尿素氮(BUN)<1.5倍正常上限值(ULN);⑥临床资料齐全。

1.4 排除标准

①突出物完全钙化或游离者;②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④合并消化道出血等疾病者;⑤存在药物、酒精滥用史与依赖史者;⑥同期参与其他研究或中途由于病情变化从本研究退出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⑧针刺部位皮肤破溃、感染者;⑨脊柱感染、脊柱椎体滑脱与脊柱骨折者;⑩近2周接受过塞来昔布等药物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西药组

给予塞来昔布治疗。 塞来昔布(规格:0.2g),口服, 每次200mg,1次/d, 连续服用4周。

1.5.2 内热针组  

给予内热针治疗。治疗前完善心电图、血糖和凝血功能等检查。采用80mm针身、40mm针柄长和1.0mm直径的内热针治疗,根据患者腰骶部肌肉症状以及突出节段,确定进针位置,1次/周,共治疗4次,具体操作: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口鼻暴露,保持呼吸通畅,医生佩戴无菌手套,以0.5ml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选点为夹脊穴,①上腰段(L1~3棘突):在两侧与棘突距离20mm的部位与脊柱方向平行进针3根,在椎板横突交界部位与脊柱方向平行进针2根,共计10根;②下腰段(L4~5棘突):针刺方法与①一致;③尾骸部(尾骸部正中):在两侧正中20mm部位与脊柱方向平行进针3根,间距是10mm,在两侧与正中距离30~40mm的部位,与脊柱方向平行进针2~3根,间距是10mm。完成进针后,将内热式针灸治疗仪连接内热针针柄,在42℃下恒温加热20min,完成治疗后,将治疗仪关闭,按压针孔3min,消毒局部皮肤,针孔部位贴无菌敷贴。

1.5.3 温针灸组

给予温针灸治疗。 选点与内热针组一致,采用0.3mm×40mm一次性针灸针刺,消毒治疗部位,直刺入30mm,平补平泻,行针2min,1min提插捻转15次,直至出现酸麻胀痛感后,在针柄上插20mm的艾条,与皮肤垂直30mm,点燃下端施灸,不同点均为1壮,共计留针20min,直至局部皮肤潮红,结束治疗后按压针孔3min,局部消毒,隔日1次,共计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疗效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临床疗效作出评价。 临床痊愈:腰腿冷痛重着等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95%;显效:腰腿冷痛重着等症状改善,95%<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70%;有效:腰腿冷痛重着等症状改善,70%<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30%;无效:腰腿冷痛重着等症状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30%。(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组例数 ×100%=总有效率。

1.6.2 腰椎活动度

采用芬兰David脊柱评价锻炼系统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最终记录值是连续测量3次的均值。

1.6.3 腰椎JOA评分

包括膀胱功能、日常活动受限度、临床体征和主观症状,总分是29分,优为25~29分,良为16~24分,中为10~15分,差<10分,腰椎功能越好,分值越高。治疗前后由主治医师测评。

1.6.4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

无痛是0分;疼痛轻度,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是1~3分,疼痛中度,工作受影响,生活不受影响是4~6分;疼痛重度,生活及工作均受影响是7~10分。治疗前后由主治医师测评。

1.6.5 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 

包括心理健康(MH)、角色情绪(RE)、社会功能(SF)、精力、疲劳和活力(V)、总体健康(GH)、身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和生理功能(PF),生存质量越高,分值越高。治疗前后由主治医师测评。

1.6.6 血清炎症因子 

抽取患者治疗前后5ml空腹静脉血,离心10min,8cm离心半径,3000/min离心速率,分离上层清液后放置在-80℃环境,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介素-6(IL-6)。

1.6.7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对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1.7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选择SPSS 26.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及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理论频数<1时取精确概率值,两组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例(%)]”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2.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内热针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高于温针灸组(70.00%)、西药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png

注:与内热针组比较, aP<0.05

2.2 3组患者腰椎活动度比较

3组治疗前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均高于温针灸组、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治疗后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腰椎活动度比较`x±s

3.png

注:与内热针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 bP<0.05

2.3 3组患者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

3组治疗前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温针灸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温针灸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VAS评分、SF-36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组患者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x±s

4.png

注:与内热针组比较, aP<0.05;与治疗前比较, bP<0.05

2.4 3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3组治疗前血清TNF-α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热针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温针灸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IL-6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x±s

5.png

注:与内热针组比较, aP<0.05;与治疗前比较, bP<0.05

2.5 3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内热针组为3.33%、西药组为6.67%和温针灸组为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3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例(%)]

6.png

讨 论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LDH的发生与外伤、超负荷负重、年龄和职业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工作方式变化,LDH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发病人群日趋低龄化。现代医学认为机械压迫学说在LDH发病机制中最为成熟,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时,会提高神经根张力,从而出现水肿、炎症与下肢麻木等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出现鞍区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等,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西药治疗LDH以抗炎药物、非甾体药物为主,虽然对腰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总有效率较低,停药后易复发。 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患者不易接受。中医治疗脊柱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进步,中医治疗成为更多LDH患者的选择。

中医认为LDH的发生关键在于湿、热、风和寒等邪气侵注经络、黏聚不化所致,以风寒痹阻型较为常见。劳损、外伤、气血不足和肝肾亏虚等均会引起脉络受损、气血运行失调,气血痹阻,寒邪收引,不通则痛,从而出现腰腿疼痛、腰部活动不利等症状,尤其是在受寒、受凉后疼痛会加重。治疗风寒痹阻型痹证遵循“通络止痛、祛风化湿”的原则。 本研究显示内热针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JOA评分与SF-36评分均高于温针灸组、西药组,内热针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温针灸组、西药组。说明内热针治疗寒湿痹阻型LDH的临床疗效显著。 内热针是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又被称为“内热针软组织松解术”,通过内置电阻丝加热,热感稳定、可控且集中,对皮肤损伤较小,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调湿除痹和祛风散寒的功效.内热针弥补了传统温针灸艾炷烟熏味道较大、易烫伤、针尖导热不均匀和艾火温度不稳定等不足。内热针治疗在选点方面,选择了上腰段(L1~3棘突)、下腰段(L4~5棘突)以及尾骸部,沟通了膀胱经与督脉之经气,可起到调控经气的枢纽、整合作用,通调多经气血,直至病变部位,舒经活络、活血化瘀,可快速缓解疼痛感。 从解剖学而言,选点周边都伴有动静脉血管丛,可有效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调节周围神经系统,提高疼痛阈值,加快受损脊髓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内热针组治疗后腰椎前屈、后伸最大活动度均高于温针灸组、西药组。 说明内热针可有效扩大腰椎活动度。现代医学认为内热针结合了银质针、艾灸和针刺的优点,可有效松解粘连组织,消除无菌性炎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局部软组织痉挛,缓解神经根水肿等症状。内热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神经根与突出物的关系,有助于恢复腰椎应力平衡,改善腰椎活动度。临床有研究表明:LDH患者神经根受到压迫后,会引起致痛物质、炎症细胞因子聚集在突出髓核、神经末梢,降低疼痛阈值,加重患者病情。TNF-α作为级联炎症反应中重要的启动因子,会诱导CRPIL-6等促炎因子过度释放,引发组织炎性损伤。由此可见,有效纠正促炎-抗炎失衡在LDH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内热针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温针灸组、西药组。说明内热针可有效纠正促炎因子高表达,调控炎症反应。内热针通过持续的温热作用,可增强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加强网状内皮细胞功能,增加病变部位的血流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细胞氧代谢,降低血管通透性,影响痛觉传导,促进致痛物质、促炎细胞因子排出,加快炎症介质吸收,重建修复受损组织。 王军威等学者发现,内热针可促进CRP等炎症介质吸收,降低血清CRP表达量,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与本研究报道接近,证实了内热针的抗炎反应显著。本研究显示: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内热针组3.33%、西药组6.67% 和温针灸组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内热针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出现的皮肤瘙痒等症状,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停止治疗后即可逐渐消退。结合实践经验认为,内热针治疗时针刺间距控制在1cm时,针尖温度控制在37℃,加快肌筋膜微血管血流速度、改善肌张力的效果是最明显的。

综上所述,寒湿痹阻型LDH患者接受基于“燔针取痹”的内热针治疗,可有效缓解腰椎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抑制TNF-α等促炎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生活质量,且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有效性、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与参考。

----本文摘自《针灸临床杂志》2024年第40卷第2期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与讨论。文章内的配图仅为示意图,且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40.gif

1670570419657900.jpg

微信图片_20221209094610.png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1684982820228793.png

图片1_副本.png

100A_副本.png

100_副本.png

7140_副本.png

7240_副本.png

80B_副本.png

620_副本.png

ZAMT-IR1_副本.png

图片1_副本.png

微信截图_20221209164508.png


Copyright 2005-2019, Shandong Qiany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07146号-11578036291996593.png   20220307160206.png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468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鲁)-非经营性-2018-0330

未.jpg"和“前沿”为山东前沿医疗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疼痛科医用臭氧治疗仪厂家-内热针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内热针-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